1月11日下午,圖書館副館長宋戈一行前往谷苞先生之女谷風老師家中,接受谷風女士代表家人捐贈的民族學家谷苞先生生前手稿及著作等珍貴資料。
本次接受的捐贈包括手稿、書信、讀書筆記、照片和著作五類。手稿部分有《谷苞自傳》《歷史悠久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賴以形成的基本條件》《古代龜茲樂的巨大貢獻及其深遠影響》等;原國家副主席王震同志致谷苞先生書信一封(原件復?。?;讀書筆記部分為谷苞先生研究古代新疆音樂與舞蹈的讀書卡片180張;顧頡剛先生與谷苞先生在蘭州合影等照片五張;著作部分包括《民族研究文選》《古代新疆的音樂舞蹈與古代社會》《林則徐在新疆》等13種,涵蓋了谷苞先生在各個時期的主要著述。
谷苞先生作為蘭大的著名學者,為蘭州大學的學術發展和學科建設做出過重要貢獻,宋戈副館長代表圖書館向谷風女士及家人致以衷心的感謝,谷風女士及家人捐贈的這批珍貴文獻將收藏在圖書館“蘭大文庫”,這是傳承先輩學術精神、弘揚蘭大學風的良好契機,對圖書館館藏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谷苞先生生平及其與蘭州大學的淵源
谷苞(1916-2012),甘肅蘭州人,著名民族學家、社會學家、歷史學家,西北民族學研究的開拓者和奠基人。1935年考入清華大學外語系,1937年回蘭州從事抗日宣傳工作,1939年在西南聯合大學復學后轉入社會學系,師從陶云逵先生等。1941年畢業后進入吳文藻、費孝通先生主持的云南大學-燕京大學社會學研究室。1944年谷苞先生返回家鄉,在國立甘肅學院、國立蘭州大學任教。1949年蘭州解放后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軍新疆。新中國成立后,谷苞先生歷任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副院長,新疆民族研究所所長,新疆社會科學院院長、研究員,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
谷苞先生的主要研究領域為中華民族理論、民族文化交流史、農牧區經濟和社會結構。近年來,在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大背景下,谷苞先生關于中華民族共同性的研究再次引起了政府和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谷苞先生與蘭州大學淵源深厚。1927年,谷苞從興文小學轉入蘭州中山大學(蘭大前身)附小就讀。1937年,北平淪陷后,當時在清華大學就讀的谷苞回到蘭州從事抗日宣傳工作,1938年被聘為甘肅學院(蘭大前身)附設小學四年級級任(班主任)兼教員。1944年秋,谷苞先生在甘肅學院、國立蘭州大學任教,先后任講師和副教授,開設民族學和社會學課程。
在蘭大期間,谷苞先生在甘肅農牧地區開展了廣泛的調查研究。1946年,谷苞用半年的時間,到洮河流域和白龍江上游的藏族農村和牧區進行社會調查。1948年暑假至秋季,谷苞與同仁在甘肅省的山丹、秦安和會寧縣等地進行了為期三個多月的調查。1949年后,谷苞先生從蘭州大學參軍進入新疆工作直至離休。1985年,他再次受聘為蘭州大學歷史系教授,在蘭大培養民族學研究生??v觀谷苞先生的一生,他一度在蘭大求學,三度受聘蘭大,為蘭州大學民族學、社會學、歷史學的學科建設和學科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2019年,谷苞先生的早年著述精選集《故土新知》作為“蘭大百年萃英文庫”首輯之一種推出,以此銘記谷苞先生為蘭州大學做出的重要貢獻。
國立蘭州大學檔案,辛樹幟校長簽發的谷苞先生赴卓尼等地調查證明信:本校專任講師谷苞先生于民國三十五年八月起至民國三十六年七月止在卓尼及其鄰近藏民區域從事社會考察工作,以供科學研究,特此證明。
谷風女士及家人本次捐贈部分珍貴資料選介:
《谷苞自傳》(手稿)
《歷史悠久的統一的多民族國家是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賴以形成的基本條件》(手稿)
《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一書榮獲北京市第二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特等獎
《古代龜茲樂的巨大貢獻及其深遠影響》(手稿)
谷苞先生的讀書卡片(共180頁),主要為寫作《古代新疆的音樂舞蹈與古代社會》一書所準備的資料
《王震給谷苞的信》(原件復?。?/span>
1937年顧頡剛先生(前排中)與谷苞(后排中)等青年教師在蘭州合影。1937年7月29日,北平淪陷,偌大的華北放不下一張平靜的書桌,谷苞被迫離開清華校園,輾轉回到故鄉蘭州,在蘭州繼續從事抗日宣傳工作,任甘肅省抗敵后援會宣傳組長,并在顧頡剛先生創辦的進步刊物《老百姓》旬刊任編輯,以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愛國抗日,呼吁民眾救亡圖存,共赴國難。
1940年至1945年間由費孝通先生主持的云南大學和燕京大學合辦的社會學研究室成員雕像(位于昆明呈貢魁閣)
1981年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王震(左)視察新疆時與時任新疆社會科學院院長的谷苞(右)親切交談
2001年谷苞(左)與他的老師費孝通先生(右)在一起進行學術交流
2003年,時年93歲的費孝通先生親筆寫給谷苞的詩:書中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w互勉勤耕耘,老來始苦人生短。
谷苞先生部分著作
(譚黛麗 圖/文 莊虹 劉鐵程審訂)